top of page
A-04.png

過往的歷史總是鋪蓋著灰暗,從國家道歉開始回顧那些前輩的精神,從稱謂的污名到正名,隱身的族群到獨立,以及埋藏在歷史檔案間的故事。都這是一段我們被迫逃離自身族群的過程,也是曾經有人想逃避處理的不正義,但這些卻也是我們能夠重新整理並且往前走的重要奠基,這些是看似遙遠的新聞點或紀念日,裡面埋藏著想要重新說給大家聽的歷史。

A-05.jpg

來自總統的道歉

網業用-23.png

在典型的漢人史觀下,普遍的社會認知裡,臺灣原來的主人卻成為島國上被忽視的無名者。2016年,蔡英文總統選在8月1日「原住民族日」當天,以總統的身分,代表中華民國政府,正式向臺灣原住民族道歉,其主張想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,必須誠實面對臺灣原住民的問題根源,也就是歷史造成的迫害與不平等。

圖/總統府

A-06.jpg

原權運動是什麼?

網業用-23.png

1980 年代初期,臺灣還處於戒嚴的時期,但國際間開始正視原住民族權利促進與原住民族人自我意識抬頭,原住民校園刊物誕生,少數的部落知識分子,秉持部落主權與土地權利的意識,挑戰主流社會體制,這些活動逐漸升溫凝聚原住民意識的建立。1987年,臺灣解嚴,臺灣原住民族權利的議題如燎原之火般被點燃了起來。

圖/世新大學新聞人報社

A-07.jpg

本島大房東-原住民住在這裡比你久

網業用-23.png

1980年代,臺灣出現「原住民」正名的呼聲至今,原住民是指「原本居住在此的人民」,在聯合國《國際公約》中更進一步定義:「原住民是指曾經或正受到殖民統治,原本就具有不同於統治族群的文化、歷史、政治與經濟制度的人民。」從番、高砂到山胞,一直以來稱呼這塊土地最重要的族群是沿用統治者污名化後的指稱。

圖/十七世紀歐洲人筆下的

福爾摩沙原住民

各時期外族對臺灣原住民的稱呼

A-08.png

本展整理

為什麼九族「變成」十六族?

你我周遭的朋友之中,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認識,可能都還是建立在鄰近日月潭的「九族文化村」,認為臺灣原住民族只有九族的概念裡,許多人對近年來不斷增加的族名數目感到不解,原住民不應該是會越來越少嗎?怎麼短短幾年間從九族變成了十六族,與小時候所學的不一樣?事實上,這些新增加的族群,是近年來的原住民正名運動,改正過去錯誤的分類而修正的結果,這些原住民的祖先早就居住在臺灣幾千年之久,然而為什麼他們曾經被消失,這些年又出現,是那些原因?消失的數十年間失去了什麼?還有更多未被正名的族群嗎?

一種語言一個族群

網業用-23.png

以前的原住民沒有族的概念,是以屬地居住生活的方稱之部落,若以說話的方式來區分,講同一種語言的人,可被視為同一個族群,那臺灣可能曾經高達近五十種以上的南島語種,反之,若同一族群的語言已沒有人會講,是否形同該族群的滅亡?
臺灣南島語研究大師李壬癸教授曾說明,本島的平埔族語言約消失在100年前。扣除已獲臺灣政府正名的族群外,若從語系上來說明臺灣原住民族群,曾經出現在臺灣的語言包含:西拉雅語群(馬卡道語群、大武壠語)、凱達格蘭語(巴賽語、雷朗語、哆囉美遠語)、阿霧安語群(巴宰語、噶哈巫語) 、寒溪語(克里奧爾語) 、猴猴語、龜崙語、道卡斯語、巴布拉語、巴布薩語、虎尾壟語、箕模語等。滿清據臺及日本殖民的這一兩百年間,同化政策使得語言消失,島上住民的話語權力沒了,原本的族群變成了漢化後臺灣人。

別再說只有九族

A-10.jpg

臺灣原住民從一開始就非單一民族,而是分布全臺,有不同語言及生活方式的部族。早期政府認證的原住民族僅九族,直到原民權利意識抬頭後才陸續正名,從邵族、噶瑪蘭族、太魯閣族、撒奇萊雅族、賽德克族、拉阿魯哇族到卡那卡那富族等,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共十六族。對於原住民身分或關心原住民議題的人來說,臺灣原住民目前有幾族?是再簡單不過的朝常識;但主流社會,許多人是無法回答的。如果一個臺灣人在這土地住上一輩子,卻不清楚腳下土地的故事,實在是非常可惜的。九族到十六族,對非原住民而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,只是覺得又多了一些族,但這些都是不同族群正名的心路歷史。

參考資料/ 原視界:臺灣的聯邦時代

本展整理

九族到十六族 小事件

A-09.png

消失在白色恐怖的族人們

1945年,日治時期結束,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,近40年的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就此展開,1947年,臺灣原住民意見領袖樂信‧瓦旦在《台北縣海山區三峽鎮大豹社原社復歸陳請書》中提到:「光復了台灣,被日本追放後山的我們,應復歸祖先之地祭拜祖靈,是理所當然之事。光復台灣,我們也應該光復故鄉,否則光復祖國之喜何在?」希望政府能讓被日本人逼迫離鄉的大豹社泰雅族人,可以重返故鄉。 然而此事並未受到政府正面回應。

A-11.jpg

高一生(左二)、林瑞昌(左四)與湯守仁(右三),均於1954年4月17日慘遭國民政府軍殺害,攝於1951年,阿里山。 圖/維基共享

A-12.jpg

1952年,樂信‧瓦旦在擔任第一屆台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期間,因涉及「高砂族自治會」組織,遭國民政府以「高山族匪諜案」罪名逮捕下獄,當時判決的罪名是「參加匪黨,陰謀顛覆政府」、「營私舞弊,侵吞農場公款」。 

樂信‧瓦旦原本判處 15 年,後來被參謀總長周至柔改判死刑,蔣介石核示「如擬」。1954 年 2 月 25 日判決死刑確定,1954 年 4 月 17 日執行槍決。樂信‧瓦旦時年 55 歲。
白色恐怖時期,臺灣的原住民是完全無法為自己的權益發聲,即便是已擔任公務員的族人,最終的下場讓人心酸。

湯守仁(後右一)、林瑞昌(後右二)、高一生(後右三)合影,攝於1951年,阿里山賓館。 圖/維基共享

原轉,在發生

荒煙漫草下的原民哀歌

網業用-23.png

跪在六張犁墓園,用額頭抵著,盡可能靠近石碑說話,來自南投東埔部落的布農族人伍金山,今年已經68歲,這是他第一次到台北,也是第一次和爸爸見面。
1952年,伍金山的爸爸伍保忠,被懷疑參加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遭到逮捕,但是伍保忠羈押期間因病死亡,死亡通知沒送到家屬手上,因此無人認屍,被隨意葬在六張犁的「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公園」,也是這裡被揭露26年以來,第一位被發現是原住民政治案件的相關者。伍金山解釋,爸爸被捕時,自己還沒出生,後來媽媽改嫁,將他和哥哥過繼給人扶養,對於爸爸被捕的原因和滿腹疑問,從來沒人能給他一個解答。
促轉會在去年檔案調查比對中,發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中大甲案中,伍保忠、洪成跟伍利可能是布農族人,今年,東埔部落的牧師伍錐將一封陳情信,交給促轉會委員高天惠牧師,才得以確認,找出伍金山的父親生前經歷和最終葬身處,不斷拭淚的伍金山,希望儘快把爸爸的遺骨帶回部落安葬,並且平反爸爸的冤屈,促轉會表示,將洽詢管理單位,申請遺骨返還,不過由於伍保忠屬於特別案件,在羈押期間死亡,因此沒有判決書,後續國家要如何平反連罪名都沒有的伍保忠,恐怕還要經過研議。

A-14.jpg

圖 / 促轉會

網業用-23.png

不算數的「族語宣示」

2018年,台南市平地原住民議員當選人穎艾達利以母語宣誓就職被判定無效。原住民議員IngayTali用阿美族母語向族人宣誓,宣誓上任後將效忠族人,並承諾不徇私、收賄;但未依照議會準備版本,也未簽署宣誓書,隨即被監誓人判定宣誓就職無效。市議會表示,按程序,IngayTali要再擇期補宣誓,否則他還不算就職市議員,若未在規定期限補行宣誓將被視為辭職。 IngayTali說,他當議員是為了原住民權益,而非向任何政治勢力低頭,他抗議體制對原住民的不公,因此僅向族人宣誓,沒有簽宣誓書,希望原住民能獲得重視。

A-13.jpg

圖 / Ingay Tali

原運大事件

A-15.png
A-17.png
A-18.png
A-19.png
A-16.png
bottom of page